Why Nostr? What is Njump?
2024-03-25 00:15:50

Hashinoma on Nostr: 张爱玲逃港记 1950 年,她不得不开始尝试写 “ 无产阶级 ” ...

张爱玲逃港记
1950 年,她不得不开始尝试写 “ 无产阶级 ” 的故事,她写出长篇小说《十八春》。小说结尾,男女主人公投身了革命,在延安再度相逢,此书在上海引起轰动。尽管她生硬地努力向新政权靠拢,书中的一句话还是透漏了她的敏锐与清醒: “ 政治决定一切。你不管政治,政治要找上你。 ”

1950 年 ,年轻的张爱玲被礼遇,应上海宣传部长夏衍之邀,她参加了上海第一届文艺代表大会。张爱玲身穿深灰色旗袍,外罩网眼绒线衫,虽然坐在后排,也未发言,但在五百多人几乎统一的蓝色和灰色海洋里,这副旧上海女人的普通打扮,还是使她成为 “ 异数 ” 。那时 “ 新中国 ” 最时髦的装束,男士皆着中山装,女士皆着列宁服。

不久,张爱玲被安排随上海文艺代表团到苏北农村参加 “ 土地改革 ” 。两个月的 “ 深入生活 ” ,使她非常苦恼,因为所闻所见,使她觉得自己无法 “ 写英雄 ” 、 “ 歌颂土改 ” , “ 一般所说时代 ‘ 纪念碑 ’ 式的作品,我是写不来的,也不打算尝试。 ”

1951 春天,弟弟张子静最后一次与姐姐张爱玲见面,问她对未来的打算。沉默良久之后,张爱玲说: “ 人民装那样呆板的衣服,我是不会穿的。 ”

年底,要求在校教职员及高中以上的学生进行 “ 自我教育 ” 和 “ 自我改造 ” 。之后,这种特色的 “ 思想改造 ” 运动迅速扩大到知识界、文艺界。所有知识分子都要进行思想改造,人人过关。张爱玲这种资产阶级作家,当然更得 “ 改造 ” 。

她的出身、她与胡兰成的婚姻,都使她感到了 “ 惘惘的威胁 ” ,她预感到 “ 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” 。她拒绝了夏衍的挽留,以 “ 继续因抗战而中止的香港大学学业 ” 为由,准备离开 “ 新中国 ” 。

在《对照记》里,张爱玲描述了她申请出境的过程,当时她穿着一件素净的花布旗袍,到上海派出所海办护照:

警察一听说要去香港,立刻沉下脸来,仿佛案情严重,就待调查定罪了。幸而调查得不很彻底,没知道我写作为生,不然也许没这么容易放行。一旦批准出境,马上和颜悦色起来,因为已经是外人了,地位仅次于国际友人。像年底送灶一样,要灶王爷 “ 上天言好事 ” ,代为宣扬政府待人民的亲切体贴。

担心夜长梦多,张爱玲只告诉了朝夕相处的姑姑。申请被批准后,张爱玲提着简单的行装离开了上海,连小说手稿都没敢带,她却带走一副儿时的包金小藤镯, “ 浅色纹路的棕色粗藤上,镶着蟠龙蝙蝠 ” 。临走前,她预感未来难测,为避免连累姑姑,她与姑姑相约:以后隔绝往来,不打电话、不通信。姑姑把珍藏的家族照相簿交给她保存,二人就从此决别,再无相见。

1952 年 7 月, 32 岁的张爱玲乘火车到广州,再从广州乘火车到深圳出境。

过海关检查时,张爱玲忐忑不安,紧张至极,生怕被扣下。通行证上,她用了化名,海关检查人员也许是她的读者,记得她照片的模样,仔细地看了看她,问: “ 你就是写小说的张爱玲? ” 她一惊,不知如何回答,含含糊糊地咕哝一声 “ 是 ” 。

《对照记》里,张爱玲写了去香港的罗湖过境:

那边香港的检查站也一样的简陋,香港警察把入境者们的证件收去查验,拖了很长时间。 …… 一个解放军士兵在关口站岗,穿着皱巴巴的军装,一副朴实相,看样子是从北方来的农村小伙儿。他看人们晒得可怜,便忍不住说: “ 这些人!大热天把你们搁在这儿,不如到背阳处去站着吧。 ”

他挥手示意人群可以到树荫下去,但是大家只是客气、讨好地笑笑,却没有一个人肯动地方。人们紧紧地贴着栅栏,生怕一离开队伍就会过不了关。

在《浮花浪蕊》里,她也写了在罗湖桥过关:

桥堍有一群挑夫守候着。过了桥就是出境了,但是她那脚夫显然还认为不够安全,忽然撒腿飞奔起来,倒吓了她一大跳,以为碰上了路劫,也只好跟着跑,紧追不舍。挑夫,是个小老头子,竟一手提着两只箱子,一手携着扁担,狂奔穿过一大片野地,半秃的绿茵起伏,露出香港的乾红土来,一直跑到小坡上两棵大树下,方放下箱子坐在地下歇脚,笑道: “ 好了!这不要紧了。 ”

她终于通过罗湖桥,到了自由的香港。

---转自《老衲读史 2 》

图:张爱玲画作
https://link.storjshare.io/raw/jxfqwborep3acenzog2rmrfy6fka/production/27e57098574fae9863315bd30d6deb1a828668c180b8c543251a8a0a42b330b4.JPG
Author Public Key
npub1s7aee258c9rnyyda0ywm5flxdmvmrrl6fqnwx93wjwey6z7r6nts3wvkkx